2016年4月17日星期日

每個網格人員就是 一個流動的文明服務站



   杉湖路社區東方天郡小區喻小萍,從退休後聲寶歌林服務站來到仙林居住,時間不長就成了仙林地區的“名人”。擔任“萬家歡”志願服務隊總隊長、小區志願服務團團長的她,一直熱心小區公益事業。2013年,東方天郡小區實行垃圾分類,喻小萍主動組建垃圾分類志願者服務隊,帶領小區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小區“萬家歡”巡邏服務隊組建後,她又招募篩選了12名服務隊核心成員,發展了800多名志願者,以自己的行動踐行文明風尚。

   “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每個網格人員就是一個流動的文明服務站。”街道說,通過網格化管理“仙林模式”,街道將喻小萍等網格人員、志願者和居民納入文明創建中,實施道德引領、文化凝心、公益惠民和文明風尚等四大工程,開設道德講堂,培育文體隊伍,引進專業社會組織,培育草根組織,組建文明風尚傳播隊,提升居聲寶服務站民參與文明創建的積極性。街道先後參與全國、省市區創建測評近50次,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達98%以上,網格文明創建獲得市精神文明建設創新案例一等獎,街道共有國家級和省、市、區文明單位6個,南京好市民、五一勞動模範7人。歌林服務站

   仙林街道的文明創建取得如此成效,在於網格化還給居民帶來了實惠。街道常態開展“幸福來敲門”(“四萬”走訪:進萬家門、訪萬家情、送萬家暖、結萬家親)、 “幸福手牽手”(與百位獨居老人、殘疾人、困難家庭“結對幫扶”)、 “幸福心連心”(“三必到五必訪”:居民有突發性事件、有不滿情緒、有大的家庭糾紛,網格人員必到;對困難家庭、住院病人、下崗失業人員、孤寡老人、刑滿釋放人員,網格人員必訪)、“幸福再孵化”(培育“解心鎖”、“一家親”等一批社區服務品牌)系列活動,服務接地氣,暖民心。街道還不斷改善民生保障,設立便民服務中心,開展全科服務,暢通群眾訴求,成立仙林網格“草根獎”協會,由35個單位自願出資336萬多元,對第一屆海選出的30個“仙林最美的人”、1571個網格草根楷模進行表彰獎勵。今年,第二屆網格“草根獎”、“仙林最美的人”共評選出60個“仙林最美的人”、1849個網格草根楷模。


文化街豐收市民服務站有支大媽志願者巡邏隊


  文化街豐收市民服務站的志願者齊秀英歌林服務站,如今已75歲高齡了,2015年12月中旬,她被評為第三屆“最美銀川人”。豐收市民服務站主任李雙說,齊秀英老人一直是社區的熱心人,在大家心裡她也是“最美”,尤其是她領頭的那支大媽志願者巡邏隊。

  2014年3月,豐收市民服務站組織5位老人成立了大媽志願者巡邏隊。從那時開始,齊秀英帶著大家每天上午在轄區街道巡邏。鄰居黃師傅說:“貼小廣告她們管、居民搬家扔家具的她們也會管,還會進網吧巡邏‘抓’未成年人”。聲寶服務站

  漸漸的,越來越多的老鄰居也加入了巡邏隊。2015年底已經達到30人。網格員馬曉紅說,齊秀英老人雖然年齡大,可是做事認真負責,“永豐巷63號樓的院子改造後,為了保護管道,禁止大車進入。實在需要進的大車,齊秀英會跟著卸完貨,看著它出大門,防止軋壞管道”。

  2015年古爾邦節期間,一戶居民家的下水堵塞,導聲寶歌林服務站致一個單元的6戶人家都堵了下水。齊秀英挨家通知、找維修工、收維修費。三天就把問題解決了。一開始有人覺得她是個冷面孔,如今,鄰居們都理解了這個戴紅袖標的老人,“她那是外冷內熱!”



邯鄲縣首家電子商務服務站正式上線運營



近日,邯鄲縣首家電子商務服務站在河沙鎮掛牌聲寶服務站並上線運營。

據了解,去年以來,該縣充分發揮供銷社貼歌林服務站近農村、服務“三農”的傳統優勢,在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中,積極建設和打造流通現代化綜合服務電子商務平台。

隨著電商服務站落戶河沙鎮,該縣供銷社將以電商中心為平台,開展農村電子商務知識培訓,使群眾了解農村電商政策,掌握網店操聲寶歌林服務站作基本技能。

據悉,該電商服務站依托神通、圓通、中通等快遞,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突破農村信息和物流的瓶頸,實現“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功能,為農村居民提供購物、售物、繳費、創業、出行、娛樂資訊等方面綜合服務。


印刷速度與印刷質量



  膠印印刷是采用間接印刷,利用橡皮滾筒中間彈性體,將印工商日誌版滾筒上的圖文,在壓印滾筒印刷壓力的作用下,轉印到印刷的紙張上面去,膠印機的印刷速度對於印刷壓力的影響是很大的,許多印刷的實例表明:當印刷速度有較大增加時,印刷的壓力也會隨之增大。這是因為印刷速度的提高,必然使印版與橡皮布、橡皮布與被承印物的紙張之間互相對應的點所接觸的時間相應減少。這種時間的減少,就意味著印刷面之間存在不完全接觸的程度增大,這是十分危險的。
為了有效地避免因膠印時印刷面之間的不完全接觸而引起的圖文網年曆點轉移不完整,網點與圖文不結實、掉版,以及墨色灰淡等現像,就必須使用較大的印刷壓力。這樣一來,既能使油墨較快地從供墨表面轉移到受墨表面,又能使油墨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其理想的轉移過程。
理想的壓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在決定影響壓力的諸多因素時,就必須按照印刷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周密地分析。
近些年來,膠印機的印刷速度提高得比較快,最高時速的單張紙膠印機已經達到12000~15000張/小時,機器轉速高了,它的印刷壓力必須相應地增大,其原因如下:
(1) 以增大印刷壓力去彌補因壓印時間短暫所帶來的印刷面之間不完全接觸而引起的圖文網點轉移不完整、圖文網點印跡不結實、掉版等一系列的弊端。
(2) 隨著膠印機印刷速度的不斷提高,滾筒的直徑小了,在滾壓過程中的壓縮寬度也相應減小。如果不增大印刷壓力,同樣會影響到油墨的圖文轉移。
印刷的壓力過大或者過小,都會導致印品質量的降低,而印刷壓力的過大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弊端:
(1) 圖文失真、印跡變粗大,網點擴大厲害。
(2) 油墨局部"過滿",導致印刷品色調不協調。
(3) 紙張被拉起毛、脫粉。
(4) 使印刷機的主要承壓部件和轉動部件產生較大變形,從而影響零部件的工作壽命。
(5) 與正常的壓力和摩擦條件相比,加速了印版的磨損。
(6) 印跡網點擴大,印品層次不清,並且橡皮布的耐印力受到影響。
(7) 由於機器的載荷增大,所以耗電量也較多。
當印刷的壓力過小時,將會引起:
(1) 印刷圖文的轉移不夠完整。
(2) 網點不實,色彩灰淡。
(3) 使印版、包襯、紙張和印刷機等原有的缺陷和毛病更加明顯。
理想的壓力應該是在一定印刷面變形的條件下,在印跡足夠結實的基礎上,均勻地使用最小的壓力,並且被絕大多數人公認農民曆印刷,為絕大多數人所滿意的那種墨量,適當地被合理轉移的印刷壓力。
  一般情況下,印刷壓力的適當與否,往往是通過印品的印刷質量表現出來的,壓力應該是以印品具有網點結實、圖文清晰、色彩鮮艷和濃淡相宜為前提,並且是施加得越小越好。


自黏貼紙如何印制?


  作為產品包裝的重要組成部分,標簽在產品銷售過農民曆印刷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作為印刷的後起之秀,標簽產業的發展非常快,而且發年曆展前景廣闊。

  在紙張背後有黏膠,黏附在一層容易剝離的塗蠟防黏紙上,可於剝離後黏著於其它物品上,以商品標簽、標牌等為主。此種貼紙多使用凸版、彈性凸版、平版或網版印刷而成。

  有種特制的一貫作業自黏貼紙印刷機,可作多色套印再經軋型等一貫作業而全自動完成其印刷與加工作業。然而,此種貼紙之種類非常多,因使用對像的不同而異,有紙張、塑料、金屬箔、卡紙或其它特殊材料。其黏性亦有強黏度、中強度、低強度等區別,視使用場工商日誌合而定。

直接印刷與間接印刷


按印刷生產程序分,有直接印刷與間接印刷。

  直年曆接印刷是版面印墨與被印刷物質接觸,印墨移轉到被印物上。所有的凸版印刷機中(最新出品的橡皮版或塑農民曆印刷膠版輪轉機在內)和凹版印刷機,以及最老式的平版印刷中的手搖石印機,均為直接印刷。

  間接印刷是版面印墨需先轉印到橡皮滾筒(Cylinder)上,再由橡皮滾筒將墨移到印物質上。如俗稱為橡皮印刷機的便是其一。

  直接印刷版,印紋為工商日誌反像,間接印刷版,印紋為正像。

噴墨印刷的影響力擴大

盡管噴墨印刷從2008年開始就成為了印刷行業的熱門話題,但我們很難衡量出它對印刷各個領域所產生的影響。而2013年則是一個有趣的轉折點,噴墨印刷出現在了人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從文件打印到標簽和包裝生產,從房屋裝飾到功能性印刷和3d打印等都能看到它的身影。